app 搜索

手机logo

菜单

2019年今日头条保险业务卷土重来,流量平台“涉险”常态化!

标签:行业动态发布时间:2019/8/1 10:48:29

近日,保险师发现,今日头条重新开启保险产品销售服务。此前,在售保险产品上线一月即下架、平台合规性受质疑,如今,“卷土重来”的今日头条,是否做好准备?

事实上,为利用自身流量优势谋求资源再开发,不少互联网平台均跨界而来,切入保险行业。然而,携带创新基因的互联网行业,与步步趋稳的保险行业碰撞之后,“槽点”也不少见,例如引起诸多争议的“奇葩险”,即是不当创新、稍欠合规的体现。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扎紧互联网流量平台的合规围栏,更需要监管有的放矢,加强风控管理。

 

合规难界定,时隔半年今日头条保险业务卷土重来

回顾来看,2019年1月,今日头条保险板块着力推广一款医疗险产品,但在上线一月之后,便悄悄下线。随后,今日头条保险业务板块仅剩一款限时免费的重疾险产品以及个人账户安全险可领取。

彼时,今日头条合作方泰康在线回应称,是为提升客户体验,进行系统优化升级,暂时停止相关保险业务受理,并未透露具体恢复上线日期。

时隔半年,今日头条重新“开卖”保险产品,恢复运营,背后又有哪些不一样?


保险师查看发现,目前,今日头条与泰康在线合作的此前下架医疗险产品,重新登上保险服务最醒目的位置。此外,亚太财险、安联财险作为新的合作方入驻今日头条,细分来看,亚太财险通过今日头条销售2款意外险,安联财险销售1款意外险及4款旅行险。

互联网保险-今日头条售卖保险产品

事实上,今日头条的保险野心,始于2018年。2018年6月,今日头条母公司福建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斥资5000万元收购华夏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保险经纪”)100%股权,拿下一张保险经纪牌照,开始保险行业布局。


保险业内关于今日头条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合规性,也一直存有疑问。根据《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草稿)》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运营管理主体需最近两年内,未受到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的重大行政处罚,未被列入保险行业禁止合作清单。


然而,今日头条在2017年、2018年均有数次行政处罚记录。举例来看,2018年4月,北京市网信办、公安局等部门联合约谈今日头条等网站,依法查处其涉嫌违规提供涉黄内容,责令限期整改;2018年11月,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责令今日头条删除相关包含色情信息的违规内容,对其作出停止“故事”频道更新1个月及行政处罚。


“所谓重大行政处罚,其实很难界定,概念较为模糊,主要还是取决于金融监管部门的态度和考量”,一位从事金融研究的研究员对保险师分析称,“一个平台做大之后,多少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难免的”。

今日头条联合泰康保险,进军互联网保险行业。

基于此,保险师多次联系今日头条及华夏保险经纪,欲就其合规性进一步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表示“暂时不接受采访”。

“按照《保险法》规定,机构必须并须持牌销售保险产品”,保险业内人士王立刚指出,“今日头条等第三方平台所谓的牌照,实质上是通过收购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来间接实现的。尽管未直接销售保险产品,但引流也属于经营保险业务一种方式,作为第三方平台而言,本身并不具备销售资格”。在王立刚看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科技行业的发展,保险中介牌照的界限渐趋突破。

 

手握流量优势,互联网平台纷纷涉水保险却“槽点”频现

事实上,基于自身流量优势下的资源再开发,当前不少互联网平台均跨界而来,盯上保险业务。如今,蚂蚁金服通过支付宝APP端,快速实现流量变现;腾讯微信加载微保小程序,上线一年月活用户超2000万,位列保险类小程序第一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在推进业务布局时,保险板块同样是发力重点;2018年末,滴滴出行客户端新增保险板块售卖保险产品,同步推出“点滴相互大病互助社区”;2019年6月,互联网金融数据提供商同花顺上线保险频道,诸如此类,频频可见。


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优势显而易见,而由此带来的“槽点”却也不少见。

近日,同花顺上线一款“股民综合意外险”,打上“稀缺高保障”、“独家”等标签,该产品对于保险责任有特殊要求,即在证券交易时间内保额翻倍。与宣传不一致的是,该款产品却并未针对所有股民,而是在投保人群范围上进行了严格的职业类型限制。被保险人的职业必须符合《亚太财险意外健康险职业分类表(2016)版》中规定的1至3类职业人群,据了解,这类人群属于低风险的低危职业,这也意味着,例如从事警察、快递员等职业的股民,无法投保这一产品。


“有‘噱头’的成分,保险责任如何界定、如何理赔都相对繁琐,该类产品的研发也不存在实际精算与内涵价值”,王立刚给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产品将意外身故或伤残发生的时间分为证券交易时间段和非证券交易时间段,容易在责任认定时引发争议,诱发道德风险。

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保险行业,企图以流量取胜。

7月30日,上线不足一周的同花顺“股民意外险”下架,据保险师了解是相关保险公司的主动行为。

“这两年互联网平台确实产生不少关于保险产品销售方面的误导、投诉,监管部门如何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求,强化监管力量非常重要”,王立刚补充道。

此前高温险、赏月险、跌停险、雾霾险等“奇葩险”的出现,即是不当创新、稍欠合规的体现,由于此类险种不具有风险管理的可能性,不能体现保险的宗旨,更不能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因此,一经出台,很快就被监管部门叫停。


而除了流量平台基于包装产品进行营销后的“创新”,也有平台打“擦边球”推出类保险的保障计划,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早前,苏宁推出一款名为“阳光包”的意外保障计划,涵盖延长保修、意外保障、碎屏保,并将其列入苏宁金融官网“保险”专栏板块。蓝鲸保险注意到,不少投诉平台上,均有针对该款产品的投诉记录,包括“购买时未详细说明意外险所含内容、规格,并未告知30%的维修费用需本人承担”、“销售误导,拟购买碎屏险,却因‘苏宁碎屏保’等营销错误购买”。根据陈述不难发现,部分消费者并未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并非保险产品,而是产品服务。


“这类保障计划并不需要向监管备案,类似增值附加服务,例如汽车4S店会对车身划痕或者玻璃损坏,加上单独的条款,自己收钱自己维修”,在王立刚看来,这类服务与保险并无本质关系,或有打“擦边球”的意味。


平台谋求创新的本意值得肯定,但也需要在适度范围之内,守住合规底线。“互联网保险监管政策实际落地后,相信会对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科技公司有一个很好的规范”,在保险师看来,所有的创新都必须合规为先,在监管框架之内进行,“否则会造成潜在风险”。

“创新一定是游走在合规边缘的,通过不断创新外延业务范围”,前述的金融研究员则持有较为开放的观点,“创新就像战马一样往前冲,监管扯着缰绳再拉回,或者说跟上来”。


事实上,在保险师看来,吸引眼球的伪创新,并不能够否认创新本身的重要性,但更需要是本质的创新、合规的创新,也需要监管层有的放矢,把好风控关。

以上就是保险师为大家带来的:2019年互联网保险的风口已至,该不该走的急?点击下载保险师APP,了解更多保险行业动态,学习保险营销知识,展业快人一步。